返回第160节  绝歌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裴曦说:“老二跟老大不同姓不利于孩子间的和谐,会让孩子觉得一个随爹一个随妈,从小就有分歧。”

羽青鸾:“……”一个袭她的爵,一个袭裴曦的爵,按制如此。大多数男子总是想有一个随自己姓的后代,且最好是男丁。

裴曦说:“孩子都随你姓,一碗水端平。”

羽青鸾想了想,应了,于是,他俩的第二个孩子的名字叫羽焦明。

定下名字,裴曦便给远在京城的天子写信报喜讯。

**************

天子的身子一天天虚弱,六月初时,便又病倒了。

他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清楚,撑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。

他趁着自己还能起得了身,召来三公六卿安排身后事,也把他们这些老臣都安顿好。

他想过把羽飞凤带走,但他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,不想给羽飞凤安排身后事。

这天下,他挪出空位来了,能不能争到手,就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。

十二门郎将,个个是心腹,拱卫他多年,也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。

他们追随他时,个个年轻力壮意气风发,如今便如这大凤朝般,没有着落。

天子在周敬当值时,把他召进殿,君臣俩聊点体己话。

周敬并不愿将嫡女许给羽飞凤当协妃。羽飞凤送好物什、写信,情话连篇诓骗人家不谙世事的女儿,哄得人家绝食相逼。周敬疼女儿,不忍见她真的绝食饿死,只得同意了这门亲事。那是个倔的,却……识人不清。

天子对周敬叹道:“两个孩子,不能都折进去,怎么都得保住一个。”说的是他,也是周敬。“送朕与皇后合封死地宫,你再放太子出宫,便算是为朕尽完了忠,往后,你无论做什么都对得起朕。”

端然跪坐的周敬,闻言重重地对天子连叩三记响头,待抬起头时,眼圈泛红。

**************

八月,秋风起,病得枯瘦如材的天子躺在病床上。

三公六卿、义公、严世侯、安世侯等天子重臣皆守在天子的跟前,天子膝下子女无一人在。

望公展开鸾城送来的信,看完,又一字一字地读完。

青鸾长公主生了嫡次子,母子均安,孩子的名字叫羽焦明,随母姓。

天子接过信,又看了遍,他握着信,笑了。

五个孩子,他终究保住了一个,他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,儿女双全,夫妻和睦婚姻美满。

天子笑中泛泪,又在朦胧中看到他的卿卿来接她了。她带着三个夭折的孩子朝他走来,越走越近,身影越来越清晰,他们来接他了。

他终于跟她和孩子们团聚了。

天子笑着,有泪从眼角滑落,握住信的手也垂落在了床边,深深地呼出一口气,再无声息。

第204章

承泰天子驾崩, 太礼府和太内司主持国丧。

八月份, 京里只有在京任职的公侯, 但不少嫡出公侯们的家眷都在京城,然而,前来祭奠天子者寥寥无几。

遵从天子遗诏, 国丧期间, 皇宫各道宫门,除皇宫正门供人进神凤殿参加祭礼外, 其余各宫门全部关闭。

京城的各道城门、路口皆派重新驻守,严查路上行人, 以防生变。

天子后宫无子嗣的女眷,原本按制是要殉葬的, 天子开恩, 免除她们殉葬, 由安世侯派世子率领一千亲随军护送她们去南疆安享晚年。

义公、望公等天子近臣早已请辞。他们顾念群臣情义, 暂时留任,等到天子下葬后便会离京, 故此家眷先行。

每天都有公侯府上的家眷乘坐马车带着仆从、驮队、苦奴们离京, 长长的离京队伍一支连着一支,前不见头,后不见尾。

贵族们离京让他们感到恐慌, 太子的所作所为早已传得人尽皆知, 人们对于京城的未来感到忧虑, 很多人世代居住京城, 投亲无门,想离开都难。

清晨,天朦胧亮,十六名亲随军千夫长抬起灵柩,十二门郎拱卫左右,三公六卿以及朝中重臣相随,送天子入神凤山承泰天子陵安葬。

灵柩自皇宫正门出宫,镇守京城各路口、各城门的亲随军尽皆相随,他们身着铜甲手执长戟,迈着整齐的步伐,气氛凝重肃穆,仿佛笼罩着巨大的悲恸。

京中百姓纷纷自发祭奠天子,他们或在门前跳祭祀舞,或跪地长叩,许多人痛哭流涕。

承泰天子出殡,来参加丧礼的公侯贵族们极少,然而,却有三万余众的亲随军相随相护。

未曾相送的亲随军们,亦对着天子灵柩离开的方向长跪不起。

傍晚,承泰天子的灵柩放进地宫,与皇后的棺裹并排摆放,之后,亲随军们彻底封死地宫。

至此,大凤朝承泰天子的一生画上了终结。

……

傍晚,宫门交班时分,萧广义率领一千亲随军、以及各公侯府里的披甲人突然向皇宫发起袭击,他们迅速占下皇宫正门,封闭宫门的同时,冲上城楼,攻向通往天凤宫、天凰宫、天鸾宫、飞凤宫四大宫的城墙,待把墙头上把守的亲随军全部射杀之后,拿下第一道宫门,斩杀了把守飞凤宫大门的亲随军,迎出了羽飞凤。

萧广义带着部众将羽飞凤迎到神凤殿,将他迎到主位上,众人齐齐跪地叩拜天子。

羽飞凤接受了众人叩拜,当廷罢免了承泰天子所封的除周敬之外的十一位门郎将,将萧广义等亲信提拔为新的门郎将,同时下诏,让严世侯等十二门郎将交回门郎将剑和门郎将令。

天子下诏,需要天子印玺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