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七十九回  公子易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就在要钱与反要钱的拉锯战中,王嘉胤终于在陕西府谷县竖旗造反,这年冬天,王嘉胤部与澄城杀官的王二会合,有众五、六千人,在延庆的黄龙山聚集。崇祯皇帝并没将这一小撮流贼放在眼里,只是诏当地总督征剿,哪知贼众愈剿愈多,总督又不敢据实禀报,事态一天天拖下去,愈来愈是严重。

转眼之间到了除夕,袁崇焕忽然叫人送信来,请他去宁远城中过年。桓震虽然奇怪,仍是将岛上事务交代给了茅元仪,自己上船回岸。到得宁远,果然是一派年节景象,虽在边关,也不少逊,他也无心凑甚么热闹,直奔督帅衙门,赫然发现赵率教、何可纲都已经到了,还有些自己认不完全的,不过看服色,都是关外的高级将领。众将之中以他年纪最轻,资历最浅,但这里几乎所有人的部队,用的都是桓震手里生产的火枪,因此个个对他都很是客气。祖大寿上来招呼道:“久闻百里兄大名,难得一见!敝甥曾蒙教诲,深感师恩,特地叫大寿致意。”

桓震一呆,知道他大约是祖大寿了,自己几次来宁远,都没碰得上他,是以并不认得。反问道:“不敢请教令甥……”祖大寿笑道:“敝甥姓吴。”桓震恍然大悟,原来祖大寿便是吴三凤的舅父,那不也就是吴三桂的舅父了么?不禁也笑了起来,便问他吴三凤眼下情形,这才知道原来去年祖大寿调防锦州之后,吴三凤便随在他身边,直到现在。

想起当日在武学中的时日,不由得很是怀念,平辽书院预计在年后就可以开始授课,不如到时候再叫他来读上一段如何?旋即哑然失笑,两年多都过去了,吴三凤也已经十八岁了,还读甚么武学?

赵率教走过来一拍祖大寿肩膀,笑道:“两位聊甚么如此投机?”祖大寿哈哈一笑,道:“山海关好守么?”赵率教撇嘴道:“哪里有复宇的锦州痛快,整日可以对着建虏。”桓震也笑了起来,打趣道:“那么小弟的觉华岛,岂不是永远不得见虏兵了?”赵祖两人一怔,同声大笑。何可纲道:“不然,咱们哪个手里的火枪,不是百里觉华岛上出来的?”桓震连称过誉,正在那里说笑,只听脚步声响,袁崇焕走了出来,顿时厅中一片安静。

袁崇焕一挥手,叫人搬上一幅地图来,将厅门关牢了,指着图上义州、广宁两镇,道:“今日请诸位来,便是为了此处!”桓震心里一跳,自天启二年广宁之战以后,广宁、义州一线便一直在后金的控制之下,眼下袁崇焕说这话,难道是想图谋恢复么?

只听袁崇焕道:“本院上任以来已有半年,半年之内赖有诸位同心合力,辽东兵备大整,火器充足,锦州、中左所、大凌河堡至宁远联成一线,足以自守。然而本院曾经应承陛下五年复辽,总是坐守,实非良策。”

桓震心中一片混乱,记得历史上袁崇焕不曾主动对后金采取攻势,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,又搅乱了历史?然而照目前的情况,新式破虏枪的普及率基本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,另外百分之五十也都装备上了镇虏枪。车载炮的数量也有很大增加,桓震正在考虑向袁崇焕建议在宁远和锦州都成立一个炮营。况且,宁锦防线距离山海关太过迫近,若说当年广、义失守,辽东已成残局,那么现在就是根本无局。如果真的复夺广宁、义州,那么明军的防线就可以北移到医巫闾山、辽河一带,对于缓解宁锦压力很有好处。从各种角度来看,袁崇焕的这个战略决定都是有道理的。

众将也是纷纷议论,有说当伐的,有说不当随意动兵的,种种不一。袁崇焕问桓震道:“百里!目下觉华岛上尚有多少存粮?”桓震想了一想,答道:“约有五十万石。”袁崇焕满意地点点头,道:“足够支用。”

目光扫视众将,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份书信来,道:“数日之前,朝鲜有使官来,带了虏酋一封书信。”说着要赵率教大声读了出来,却是皇太极写的一封求和信,言辞十分卑曲。众将听了,又是一阵大哗。袁崇焕拍掌道:“安静!复宇,你有甚么话说?”祖大寿出列道:“督帅,虏酋无信,前者宁远战后,遣使求和,不久复叛,不可许之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