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67 平静的乐凌(五)  炭笔乌龙z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刘煜打下乐凌没有多久,他就接到了攻打渤海的命令。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入住郡守府,因此也没有在此办公。

不过这一切都不是主要原因,主要原因是当时接受郡守府的时候,杨奉在这里奸杀了十几个女子,当时刘煜就下决定不杀了杨奉,他是不会踏入郡守府。

刘煜不进来,荀或他们自然也不会进入这里。现在袁遗过来了,刘煜才想起这个落败的郡守府。

所以顺理成章的这个郡守府就留给了袁遗,昨日荀或才安排人把整个府衙打扫一遍。

“哦?刘大人知道自己要上任渤海相!”袁遗突然一愣,没有想过入住乐凌,难道是刘煜早就想渤海。

如果是这样的话,这个刘煜的胆子是在太大了!以后一定要认真防备,不然在这里穷山恶水的地方丢了小命就不好!

袁遗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荀或点了点头,“这一切都要感谢袁大人,以及袁家!要不然渤海的百姓还在黄巾统治下!”

“文若何出此言?”袁遗一脸迷茫的看着荀或,他完全不懂荀或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
荀或这一句话没有让袁遗放下戒心,反而让袁遗变得更加的谨慎起来。现在的袁遗就像被蛇咬过,看到井绳就起戒心!

袁家恨不得干掉刘煜,刘煜居然要感谢袁家,这简直就是荒谬。所以袁遗十分的好奇,刘煜对于袁家是一个什么态度。

“渤海相可是袁家为我们主公争取,主公自然感谢袁家!”荀或淡淡的说了一句,可是句话却把袁遗下愣住了。

原来袁家根本就没有站在刘煜的位置想过问题,只是一厢情愿的把仇恨放在刘煜身上罢了。

仔细一想刘煜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,可是他朝廷之内没有人事,谁能把刘煜提上来?

刘煜肯定收买了张让,但是他是不是也怀疑袁家帮助过他。毕竟刘煜在朝廷内没有人,两眼一抹黑!

“如果不是袁家,主公根本没有机会登上渤海相,和那个该死的韩馥争廷相对!”荀或十分愤怒的说了一句,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桃源和冀州之主韩馥不对头。

这个情报袁遗早就知道了,毕竟韩馥是他们家的学生,韩馥会把很多冀州的情报传到洛阳。

刘煜曾经在邺城大闹一场,差一点就和韩馥打起来。那时候愣头青的刘煜差一点也韩馥打起来。

“文若,可以详细的给伯业说说!”袁遗知道这个是一个机会,打听桃源和冀州之间的关系。

渤海和乐凌已经成为冀州最发达的两个郡,大部分的玩家都往这两个郡跑。可是渤海根本不和邺城商业来往,明显人都看到两地不合。

“袁大人只要在乐凌待一段时间,自然了解!”荀或没有主动说出来,无论现在他说什么,袁遗都会怀疑。

桃源在对付袁家上,已经换了一个策略。这个策略同样是出至田丰之手,他换了一种十分厉害的谋策。

田丰的说法十分的简单,就是让刘煜假装投靠袁家。用现在的时间来拖住袁家,给桃源的发展机会。

袁家虽然怀疑是刘煜把渤海袁家灭门,可是袁家他还没有证据,所以他没有办法里面解决刘煜。

现在田丰要做的就是把刘煜对外界的谎言完善一点,让袁家在这个混泥塘摸索。相信有韩馥的配合,袁家绝对会迷糊。

这个办法上去很假,可是刘煜却十分认同。哪怕拖住袁遗一个月的时间,率兵去了渤海的赵风,和白起就能解决很多问题。

虽然现在袁遗很想知道荀或的想法,可是他不会冒昧的再问出来,毕竟荀或是刘煜的人,需要的情报还是他自己去探寻。

这个时候荀或带着袁遗来到了隔壁的一个房间,里面坐着几个文吏,他们看到荀或和袁遗进来,立马站起来打招呼。

“袁大人,这里是乐凌的政业,管理着乐凌的七镇,三十二村的具体资料,以及大部分税收!”荀或主动给袁遗介绍。

袁遗点了点头,他之前做过功课来的。“乐凌三年前不过是三镇,看来这两年刘大人功绩不错!”

“自然,主公也是乐凌人民心目中的最好的郡守!”荀或也不低调,直接帮刘煜接下这个夸奖。

袁遗突然觉得有一些压力重大,黄巾之乱,各地的经历黄巾之灾,甚至是天灾,所以各地的发展都受到了十分大的限制。

普通的镇子能维持原来的发展就已经不错了,像刘煜的乐凌居然有那么多个村子升级镇子,这简直是十分难得。

虽然这些镇子大部分都是玩家的镇子,可是整个大汉,能把村子提升到镇子的不超过三十个,可是在这个小小的乐凌就有四个。

袁遗不知道的是刘煜为了发展乐凌,把桃源的大部分的资源都投资在乐凌,所以现在的乐凌才能发展的如此好。

“文若,为何乐凌的农业发展如此缓慢?”来到了第二个书房,袁遗终于发现了问题。

政业的文书达到了一个屋子,可是农业的文书加起来不足三十本,里面的文吏也只有一个人,还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。

“袁大人,乐凌土地皆是黄土,赤地十里,不适合耕种!”荀或随便给了袁遗一个理由。

其实是刘煜根本就没有发展农业,大部分的粮食都是从桃源和渤海收购而来,乐凌根本生产粮食。

不过乐凌的农业也不差,红颜村和李寨村都有发展,棉花麻条这些农业都有生产,只不过都是玩家的私人产业。

袁遗点了点头,他找到了一个发展的方向。他不相信乐凌的土地没有办法生产农业,大汉可是百业农为首,必须要把农业发展起来。

商业的文书资料是最多的,里面甚至有二十多个文吏。可是袁遗在门口看了一眼就离开了,根本没有进入这个房间的意思。

荀或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,这一切都被刘煜猜对了。袁遗会重视农业,忽视了商业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